[1]安继刚. 工业核仪表的现状与发展[J]. 核物理动态,1989,6(4):33-44.
[2]谷建功,薛建明,邢德山. 测量固体颗粒连续料位仪表的选型和应用[J]. 仪器仪表用户,2018,25(11):16-18.
[3]王洁. 放射性料位仪表在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应用[J]. 大氮肥,2013,36(2):136-141.
[4]周世杰. 火电厂料位计选型及无源核子料位计的应用[J].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,2013,33(6):86-88.
[5]尹坤,陈长正,干小宇,等. 非接触式在线核子密度计的研制[J].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,2013,33(9):1115-1118.
[6]邢桂来,苗积臣. 凸度仪钢板厚度分布重建算法研究[J]. 原子能科学技术,2011,53(8):987-990.
[7]巩岩,陈波,尼启良,等. 掠出射X射线荧光分析[J]. 物理,2002,52(3):167-170.
[8]赵龙. 应用PGNAA技术对烧结混合料成分的检测试验[J]. 现代矿业,2018,38(7):229-231.
[9]赵忠辉,方全国. 煤质在线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[J]. 煤质技术,2017,32(7):18-21.
[10]张媛媛. 密度计和灰分仪在选煤厂中的安全环保应用[J]. 山西科技,2018,33(5):150-152.
[11]叶娥. 在线测灰仪使用现状及整改方案[J]. 洁净煤技术,2018,24(S2):93-96.
[12]申剑飞. 石油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[J]. 中国石油石化,2017,20(2):25-26.
[13]吴进. 石油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[J].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,2017,37(21):184-185.
[14]段友祥,闫亚男,孙歧峰,等. 基于随钻方位伽马测井的地层倾角自动识别[J]. 测井技术,2018,42(5):514-520.
[15]邬冠华,熊鸿建. 中国射线检测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[J]. 仪器仪表学报,2016,37(8):1683-1695.
[16]陈衡,华雄飞,范义,等. CR、DR与传统射线检测技术的优劣性对比分析[C]∥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. 西安:[s. n.], 2017:362-368.
[17]陈光,丁克勤,梁丽红. 便携式DR与CR成像技术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[J]. 无损检测,2009,31(6):494-496.
[18]王增勇,汤光平,李建文,等. 工业CT技术进展及应用[J]. 无损检测,2010,32(7):504-508.
[19]Wan X, Liu X M, Miao J C, et al. Research on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pebble flow detecting system for HTR-PM[J].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uclear Installations, 2017, Article ID: 5403701.
[20]郭广平,陈启芳,邬冠华. 中子照相技术及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[J]. 失效分析与预防,2014,9(6):388-393.
[21]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研制成功可移动式中子成像检测仪[J]. 分析仪器,2017,48(5):94.
[22]陈传凯,陆一鸣,杨赤婧. 辐照行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[J]. 中国建材,2016,59(2):102-104.
[23]陈殿华. 我国同辐产业发展态势研究[J]. 中国核工业,2012,24(5),36-39. |